Discover the Beauty of the
Rhymes and Vibes in the Song Dynasty
李清照生平
李清照(公元1084年-?1155/65年 )(字‘易安’,号“易安居士”)出生于书香门第。“父祖皆出自韩公门下”(译注:原话出自李清照《上枢密韩公诗二首》诗序)。要知道在宋朝,无论寒门望族,追求仕途理想抱负的途径必须通过朝廷的官考,而官考的重要内容之一便是诗词,包括古典诗词,经典文章以及古典艺术作品,为的是选拔出真才实学的优秀人才,并委以官职,代表朝廷维护正义,执行法令,保社稷太平繁荣。李格非著有《礼记精义》十六卷,对儒家经典《礼记》做了详尽的解说,是一部中国古代重要的典章制度选集,现已失传(译注:2019年2月3日,海昏侯刘贺墓出土发现失传版本)。1086年他曾为郓州(今山东东平)州学教授。
李清照在家里接受了良好的教育,其母亲也善于诗词赋的创作。得益于父亲的声望,家里常有文人学者来访,其中就有大名鼎鼎的苏轼(苏东坡)大学士,她一定很熟识。张耒是父亲在洛阳任职校书郎官(1095年)(译注:司校勘宫中所藏典籍诸事,是年撰成他的传世名文《洛阳名园记》)和礼部员外郎(1097年)时结交的挚友;这时的李清照虽年少便已暂露头角,作有《浯溪中兴颂诗和张文潜二首》,以唱和张耒的名作《读中兴颂碑》。
……
谁令妃子天上来,
虢秦韩国皆天才。
花桑羯鼓玉方响,
春风不敢生尘埃。
……
1101年,李清照十七岁, 嫁给了心仪的青年才俊赵明诚,赵公子的父亲当时官至朝廷的右丞相,执掌人事升迁要务。新婚燕尔,词人在她的减字木兰花中生动地描绘了两人的幸福瞬间:
减字木兰花.賣花擔上
賣花擔上
買得一枝春欲放。
淚染輕勻,
猶帶彤霞曉露痕。
怕郎猜道,
奴面不如花面好。
雲鬢斜簪,
徒要叫郎比並看。
結為連理后的婚姻生活可谓琴瑟和谐,唯一的遗憾是膝下无子。他们的婚姻经历过两次考验,主要是丈夫在外为官常常不得不将李清照留在家里独守空房;此外,在1095年,李清照的父亲李格非因反对‘新法’而使龙颜不悦,与其他元祐党人一起被列入黑名单,遭到削职贬黜。讽刺的是这些居然是赵明诚父亲赵挺之所为,他不仅将李格非贬官,而且,居然在他人一再恳求下才同意安排其子赵明诚新的官职。婚后两年,赵明诚终于修满太学毕业,开始在朝廷为官。后来他携妻回青州私邸,在那里小两口闲居了十年,此间赵明诚先后出任山东莱州和青州知州。
无论是寒酸的太学生,还是后来为官开始有了些收入, 赵明诚一直都热衷于收藏古代名家的书稿、绘画以及艺术珍品。李清照爱屋及乌,也十分醉心于收藏评鉴。小夫妻相濡以沫,常常捉膝见肘,遇到难得的名人真迹,哪怕是将暂时不穿的衣物首饰典当出银两也要买回来收藏,为的是随时可以细细鉴赏。(译注:二人最爱去的地方自然是收藏品最多的东京大相国寺了。)有些贵得实在买不起的,他们便亲手一笔一划地誊抄或描摹一份以慰籍心中的遗憾。 最温馨的记忆应该是这对知音常常在家一起玩一种猜书游戏, 譬如问答某些字行或某个论点是出自收藏的哪一书稿哪一卷哪一页中,然后输家为赢家奉上茉莉花茶。
除了这些, 这对风雅学者还收藏较重的青铜器皿和各种碑文拓本,后经共同校勘、整理、题签并出版了史上权威的收藏及评鉴名著 --《金石录》(约1121年)。(译注:《金石录》是目前发现中国最早的收藏家评鉴书籍,英文版为Critical Studies of Metal and Stone Inscriptions) 其中,青铜器皿上的文字常常禅意深刻,例如一个仪式专用的花瓶上刻有这样的文字:
人日观己于镜,何不观己心?(译注:意指观自在)
大约在1124年, 赵明诚被调往淄州(今山东省内),李清照随往。不久,金兵南下入侵宋国边境, 1126年东京汴梁皇城沦陷,皇室宗亲被俘,全部被押往金国。 1127年,也就是南宋高宗皇帝上位的第一年,赵明诚因母亲离世只得离职,自淄州独自前往南京守丧。 为了躲避金兵, 他还弃重捡轻装了十五车收藏品一起南下。同年年末,青州老家也被金人占领。据记载, 他们辛辛苦苦收藏二十多年的各种古籍珍品曾装满了十间房屋,顷刻间被烧为灰烬。无独有偶,这一年新皇实施‘新法’,李清照的父亲和其他旧党人物均又受到打压。此时的李清照已经四十七岁,看到大宋山河破碎,人民身处水深火热之中,她深深感受到自己人生最美的岁月已经离她远去, 剩下的只有难言的凄苦。
也是在1127年, 朝廷下诏重新启用还在丁忧的赵明诚,任命建康城太守,李清照也过去与丈夫相聚。1129年,赵明诚又被任命为湖州(今浙江省市)知州,于是夫妻二人只得启程南下,当时南边也会更安全。但是,灾难还是降临了。是年七月初,又来了新诏,赵明诚必须亲往建康城(当时的行宫)面君。在途中,夫妻决定分道而行。结果赵在途中因舟车劳顿而病倒在建康。李清照急忙乘舟赶去看望,准备留在丈夫身边,所以随行还带去一大车所珍藏的书稿以及生活用品。(译注:据史书记载,1129年五月至八月,宋高宗临幸建康府行宫。)不幸的是,赵明诚已病入膏肓,九月份就撒手人寰了。留下李清照独自面对兵荒马乱的世界。此时金人已破南宋各边境,势如破竹。南宋皇室宗亲及朝官只得一路南逃,导致南宋朝廷频繁迁移,对外美称为游历行宫,实则,仓皇难堪之象,无以言表。
李清照决定跟随太后的朝廷大队伍南行,但终究不胜旅途颠簸,只得忍痛割爱,一路丢被褥弃重皿,只剩下够百人用的物品了。队伍先是抵达杭州(今江苏),又移身南下至越州(今绍兴)和明州(今浙江)。她最珍爱李白和杜甫的手稿真迹,一路上都不忘贴身守护。1132年,朝廷队伍选择返回杭州终于决定歇下脚步。(译注:1129年7月,杭州升为临安府,为“行在”。绍兴八年(1138年),临安被定为南宋首都。)
有发现证实李清照再嫁过,大约是在1132年嫁给了一位士人张汝舟。据史书记载,婚后不久,李清照似乎因张的侵犯行为曾将他告到衙门,(译注:李清照婚后方知对方只是觊觎她的收藏而已,张品性渐露,甚至殴打她。高贵秉直的词人如何能忍受这般侮辱,于是勇敢地告发了他)结果张被削官贬黜。按照儒家主导的宋律,女子不可休夫,更加不可上衙门告夫,否则会蹲两年的监狱。然而史书记载,当时多亏了前夫家人出面搭救,李清照只在监狱呆了九日便获释了。 她与赵明诚的浪漫爱情如此完美,史学家们出于维护天下第一才女的形象,竟有意偏袒略去了这段有损形象的历史。据称,1130年,李清照和弟弟李清华住在一起,弟弟可能是见姐姐孤单无依靠,于是托媒人介绍良配,却被媒人欺骗,也不曾想姐姐的名气和财富招来了追逐名利之徒。当时,寡妇再嫁的情况虽也常有发生,但终究不合儒家礼法。世人认为寡妇应守贞节,即在丈夫死后应该终身不再嫁。大概也是为了维护儒家标准的寡妇贞节形象吧,后来的明史学家们便省去了这段尴尬的历史片段。
1138年,宋金议和达成了协议,李清照于是在杭州定居了下来。1142年,皇家举办龙舟节,作为名人,她也创作了几首贺诗,居然未被宫廷采用。据称,缘由是在朝的士大夫们反对所致。(译注:被压下的原因可能是士大夫们认为她再婚和离婚一事有损‘妇道’吧。总之,我们知道的是李清照从此似乎退隐了。)之后有关她的历史记载几乎空白,就只有1149年在她65岁时曾造访过友人米友仁(译注:米芾之子米友仁。)为了是请他为丈夫赵明诚的作品题字。
晚年的李清照是一位归隐居士,寂寞冷清,她不仅失去了唯一的挚爱,而且,与爱人共同收藏几十年的珍贵文物不是被烧了,就是沿途丢弃,或是被劫去。祖国山河破碎,人民流离失所。读她的作品,我们仿佛看到一位曾经是那样天真烂漫、天赋异禀的少女,现在却是独自“守着窗儿”,过着“向帘儿底下,听人笑语”的悲戚人生。